中國科大新增兩副校長,都是湖北人
2021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增兩位副校長——吳楓、周叢照。
12月15日上午,中國科大8:30召開干部會議,宣布前述任命。多位教師向中國科大新創(chuàng)校友基金會證實以上信息。
吳楓與周叢照教授都在中國科大任教多年,都由校長助理晉升、都是湖北人、都來自西區(qū)的學院、都是68-69年生,年齡相差不到一歲(當然,信息學院已在近日開始遷到高新區(qū)占山為王^_^)。
吳楓,1969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
1992年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和1999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分別獲得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主任研究員和首席研究員,2014年3月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8月起擔任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zhí)行院長,2017年5月起擔任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2019年出任中國科大新創(chuàng)講席教授。2019年4月起任校長助理。
IEEE Fellow,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項目獲得者。獲2015年國家自然二等獎和2006年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周叢照(878校友),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
1968年11月出生于湖北麻城。1987年至2000年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和生命科學學院并先后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年至2003年在法國科研中心及巴黎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1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zhì)科學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同年獲中國科學院擇優(yōu)支持。2006年至2010年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09年3月至2014年5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2014年5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務處處長,2019年4月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
長期從事本科生"生物化學"教學和研究生培養(yǎng),現(xiàn)主要研究方向為藍藻水華的形成機制和干預策略。已在PNAS、Nature子刊、EMBO Reports和JBC等發(fā)表研究論文近100篇。
社會兼職:2005年至2017年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2014年起任安徽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長,2015年任亞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聯(lián)盟(FAOBMB)中國代表,2015年起任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蛋白質(zhì)機器與生命過程調(diào)控"重點專項指南編寫專家組成員, 2017年起任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總體專家組成員。2017年任中國晶體學會副監(jiān)事長和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監(jiān)事。(注:兩位教授簡介來自中國科大現(xiàn)任領導網(wǎng)頁。)
來源:中國科大新創(chuàng)校友基金會
編輯:羅凱
初審:汪秀兵
終審:陳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