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田暉,籍貫湖北蘄春,黃岡中學2001屆校友;2005年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本科畢業(yè),2010年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畢業(yè),讀博士期間曾在德國馬普學會太陽系研究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
2010年至2012年在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下屬的高山天文臺從事博士后研究,并任CoMP地面日冕儀團隊主要成員之一。
2012年至2015年在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工作,任天體物理學者,并任美國航天局的太陽界面層成像光譜儀(IRIS)衛(wèi)星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2015年至今在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工作,現(xiàn)任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任德國馬普國際伙伴小組組長。
專業(yè)太陽物理,主要從事太陽活動的光譜學研究。在Science和ApJ等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的主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60余篇,論文總共被引用2800余次。
田暉校友
以下為“優(yōu)秀青年學者”公號官方消息
關于公布2018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jù)《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將2018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nèi)(8月3日―8月17日)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出書面異議。
聯(lián)系電話:010-62326346
網(wǎng)上舉報: ri.nsfc.gov.cn
電子信箱: oic@nsfc.gov.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雙清路83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jiān)督委員會
郵政編碼:10008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8年8月3日
網(wǎng)頁截圖(部分名單)
2013-2017年,共誕生992位國家杰青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簡稱:杰青基金) 是國務院1994年批準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的專項基金。杰青基金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旨在促進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yǎng)造就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yōu)秀學術帶頭人。
國家杰青每年名額僅為200個,資助率一般在10%以內(nèi),“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過程和嚴格的評審制度,使得該項基金始終保持著良好聲譽。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意義,不僅僅體現(xiàn)在基金的金額上,還意味著申請者的學術水平得到了同行的認可。
據(jù)統(tǒng)計,2013-2017年的五年間,共誕生了992位國家杰青,他們大多都發(fā)展成為了推進我國科研事業(yè)發(fā)展的攻堅力量,促進了一批高水平原創(chuàng)成果的涌現(xiàn)。而今年新選出的200位青年學者,將為我國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庫注入新的活力。
涵蓋112家科研單位,清華大學數(shù)量最多
根據(jù)2018年國家杰青的入選名單來看,本年度共有來自112家科研單位的200位申請人入選建議資助名單。高校單位共有69家高校單位的142人入選,占據(jù)了入選單位數(shù)和入選人數(shù)61.6%和71.0%,在高校單位中,清華大學入選人數(shù)最多,有18人,比第二名的北京大學多出了2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天津醫(yī)科大學、武漢大學和浙江大學入選人數(shù)均超過了4人,入選總人數(shù)位列高校單位的前10名。
從國籍上來看,今年有1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