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晨報“家長學(xué)校”走入市65中,該校謝海鋒校長特邀湖大教院葉顯發(fā)教授,與該校近200名家長就“適合的教育”這一主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拔覑勰?!媽媽。您從來不說我比別的孩子差;您總是在我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地方;我懷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時光?!比~顯發(fā)引用了比爾?蓋茨給媽媽卡片上的這段話拉開講座序幕。
葉顯發(fā)介紹,高中生的生理特點有自我閉鎖性,這個年齡段自我意識強。而家長一旦將孩子跟別人比,往往是將人家的長處跟自己孩子的短處比,家長的初衷是希望以比較來激勵孩子改進,但由于孩子特殊的生理特點,這樣的比較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這個舉動給孩子一個暗示:自己沒有希望了,父母再也不信任自己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得不到滿足,則不愿意跟家長交流,家長也就無法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dǎo)。
“孩子的短處最好要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并自覺改正,效果最好”,葉顯發(fā)建議,高中生家長面對孩子的短處最好進行“旁敲側(cè)擊”,例如在電視上、報紙上看到一些改進孩子短處有效的方法,就拿給孩子看,一起探討,讓孩子自己從中發(fā)現(xiàn)改進短處的方法,而不是對孩子說“你看人家怎樣怎樣……”